保持精力的四个方面



我一直寻求如何能持续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状态。为此看了很多关于如何进行时间管理、培养好习惯、提升生产力意志力的著作方法。这里面大部分都是些故弄玄虚的陈词滥调,但也有一些值得反复体会和实践的精华。

其中之一,就是这篇2007年发表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HBR)的经典文章,我一直保存收藏着,常读常新。

这篇文章将我的思维方式从管理时间转移到了真正需要被管理的资源即精力上,并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在日常保持旺盛精力的简洁框架:

1. 身体(body):健康活力。保持锻炼的习惯,哪怕是时常起来动一动走一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而不是经常熬夜晚起,一天都是昏沉沉的。身体健康有活力少生病,这是一切的基础,没什么多说的。但很多人都仅限于此,殊不知还有其他三方面也很重要。

2. 精神(Spirit):意义使命。有人即便早睡早起了,但还是蔫了吧唧的眼中无光,上班如上坟。主要原因,就是“心中无所念”,没有一以贯之的意义感使命感信念感在持续感召着自己。扪心自问下:究竟为什么而活?真正喜欢做什么事情?有什么事情如果不做会后悔?死后希望人们如何回忆自己?如果这些问题没有答案,那可能就是一种浑浑噩噩。这里的意义,并非是高尚远大的理想,可以是微小的事情,但一定得是自己真正热爱认可的目标和生活方式。

3. 心智(Mind):保持专注。如果说精神是宏观上的一种使命链接,那么心智就要求在实际执行时要做到足够的专注当下。你可能也经历过,如果只是好高骛远眼高手低,那么打鸡血的状态也会很快熄火。只有足够投入,从小处细节着手,耐下心性去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进入到心流状态,才会有实实在在地收获感、满足感和幸福感。在这个过程中,时间被充分利用,屏蔽各种无聊碎片信息,自然保持一个良好稳定的做事状态。

4. 情感(Emotion):放弃受害者思维。这是很多人都忽视或低估的一点。我们一定是处在各种类型的人际关系角色的网络中。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尤其是跟老板导师同事、配偶亲子,那么很难有稳定的情绪状态,也难以保持专注力,长期对身体健康也有损害。为了避免因人际关系冲突带来的负面情绪,一个值得实践的思维方式是放弃受害者思维,即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是冲突中的受害者,总是觉得归他人或环境能很轻易地伤害到自己,进而就会自怜自艾、胡思乱想,陷入到无尽地内耗。很多人容易被PUA从而闷闷不乐甚至丧失了自信心,就是源自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