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少看“编著”类型的书了
1
读书需要有选书的鉴别力。如同已故大师李敖所说,大老远就闻到是一个臭鸡蛋,还要去吃吗?
对国内的书,我有一个简单的筛选原则,就是如果作者后面挂着“编著”、“编译”,我会非常谨慎,或者几乎就是一律不看。
这是一种很奇怪但也颇具“中国特色”的类型的书。
干的是编辑的活,可能是觉得不够体面,非要在“编”的后面,落脚在“著”、“译”上,仿佛在说,看见了吗,还是有原创的。
这就像是在素菜里加了点肉沫,然后就归类为肉菜,价格也有了理由翻番。
中文的“博大精深”此时就派上了用场。
你会在有些场合常见到一些特色说法,“原则上”、“基本上”、“大体上”… 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明不白,看不明白,让你去猜。
编著、编译的叫法,是这一特色在图书界里的体现,模棱两可,糊弄你没商量。
你说是编吧,人家说有原创。毕竟,改了下顺序、加了个标点、加了句引导,甭管啥形式,你就说是不是原创吧。
你说是著吧,就更胡说八道了。明明里面都是从人家原著里拿过来的东西,到底还是要点脸的读书人,作者自己恐怕都不好意思把“编”字去掉吧。
于是,“编著”这么一个不伦不类就被搞出来了。
2
问题的核心是:这里编跟著,各自的占比是多少?如果著的比例更大,那你叫“编著”,一点问题也没有。甚至厚点脸皮,叫“著”或“专著”,也勉强说得过去。
但为什么明明“编”的比例更大,却不敢就挂一个“编”字,而是一水儿的叫“编著”,而不怎么有“著编”的说法呢?
而且,取巧的是,在中文里,末尾的那个字词才是性质的定义,前缀都是辅助性的描述。所以,许多人会不明就里地认为既然是“编著”,那自然是以“著”为主了。
那么,如果真有人较真去核实呢?
这些搞“编著”的作者并不傻,长久以来似乎形成了不约而同的做法:不用详细的脚注引用标注,不在行文中给出处。
好点的也就是在最后给了一个参考书目清单了事,好像在说:你看,我没有不尊重原作者,还是列出来了。
此时,如果你想知道具体哪一处是拿别人的,哪一处是自己的,从而得出哪个的比例更高,不好意思,劳烦您自己去找,结果就是“只在此书中,语深不知处”。
这就是典型的鱼目混珠之法。
3
语言框定了人的思维。清晰的界定可以让思路行为都来去明白有据可依。
而有意模糊的用语,则可能成为偷奸耍滑的保护伞。
“编著”的叫法,就是一众偷懒作者的“遮羞布”。
不打算抖“读书人的事,能叫偷么,那叫借”这个机灵,这里要旗帜鲜明的说:
其实,这类书,叫抄袭之书都不为过。
实际就是裱糊匠缝合怪的复制粘贴,不比大学生水论文高明多少。
比抄袭更可恶的是,作者为了体现出自己“著”的那一面,对内容东拆西借强行拼接,破坏了原有的行文结构,还硬生生添加了一些自己的私货混在人家的干货里。
就好像一些视频平台上的电影,做删减倒也罢了。为了强行符合某种特定的价值观,直接去改人家剧情的结尾,被海内外网友发现群嘲。
如此低质伪劣的书还能大行其道,背后原因之一,是这样做出书最快,还没有惩罚。说出去也是出了几本书,考核也是看数量,哗哗往那儿一摆,不明觉厉的身价立马就上来了——谁还吃饱了撑的去追究是原著还是编著的区别呢?
这就是一种浮躁的有着劣币驱逐良币的出版市场。
试想,假如在书籍上架或发表时,作者的角色只有“编辑”、“原著”二选一可选(都有的话自己评估哪个多用哪个,只要你不怕有人查重),你猜这些“缝合怪”们会选哪个?
4
作为读者,一定要有选书的鉴别力。
简单粗暴的一条,见到编著编译之类直接忽略。
毕竟每个人时间宝贵,需要严控进入自己大脑里的内容质量。
同时,也让这类滥竽充数、只为作者自己积累成果名声的伪劣品越来越没有市场,倒逼图书出版品质的提升。
最后,附上说明,这里反对的是“编著”的叫法而非“编”,并不是不尊重“编辑”本身的工作,一个好的编辑出的书同样可以是优质的。但有两点区别。
第一点,是清清楚楚告诉你,这本书就是编辑,是许多不同来源作品的集合;不是著作,不是挂羊头卖狗肉。
第二点是editor/editing也有严格的实践规范。一个好的编辑需要对所选取的材料、内容编排,以及最终给到的集合负责,对原作本身,哪怕是一段话,也尽量原样保留原著的风貌。而我们的特色“编著”“编译”,往往是为了能挂上“著”,肆无忌惮地做毫不高明地强行加工魔改,哪里做了还不给引用声明。这就近乎是一种无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