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的几个好习惯
村上春树说,写作其实是个体力活。这话不假,看似没有搬砖之类的劳动,但长时间坐在一个地方,不断搜肠刮肚,整理素材组织语言,探索内心的思想灵魂,跟想象力斗智斗勇,还要对抗自己作为普通人的一些习惯毛病,耗费的体力着实不小。
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下,如何才能有效产出呢?
最近看了一本书,关于“写作工具”,里面介绍了50个写作工具。尤其是关于写作习惯的一些工具建议,很有启发,这里简单总结下。
- 如何对抗拖延。摆脱直到最后一刻被压力搞得实在扛不住了才开始动手去做,而是将前期准备在脑海中做预演,搜集资料、打腹稿,将写作作为最后的一种输出。
- 收集材料:对感兴趣的写作主题,准备资料盒,开启天线,有好的作品素材,就收集在里面,分门别类。这个日常收集素材并做笔记整理的习惯,很多作家都有提到过,是写作、做研究的共性特征。写作时找资料,再自然不过;但好的写作者善于将观察和收集放在日常中,对未来可能用到的素材很敏感。日积月累下来,庞大而细致的资料库会成为一个作家写得多好、多快、多少产出的优势来源。收集材料还要抱着十取其一的预期,并不为很多素材最终没有被用到而丧气,就不愿再投入了,这在很多领域里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反过来想,要得到好的素材,就是要去扩大搜索范围,去看更多的内容。也不要觉得丢掉可惜,一股脑全上,不做素材筛选。不精炼的内容,会失去读者,那样的话,本来更好的素材内容也没有被阅读到的可能了。
- 写作前要做准备,包括选题、资料收集、主题设定,大致的提纲腹稿。并不是说临时拿起笔就写的场景不存在,而是说这种情况总归是少数。作为一个持续的写作者,准备过程是更耗时的,如同做菜里炒菜这一步终归是最后,而前期的买菜洗菜切菜的准备才是大头。
- 站在写作者视角下的阅读。写作作为输出,严重依赖于源头的输入。阅读是输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写作者(也就是生产者)的阅读,一是要多,只有读得多,才能有更多的素材,才能见到好的写作长什么样;二是要站在写作者视角,思考为什么要真么写,是怎么写出来的,自己写是否可以有借鉴或优化的。
- “一只鸟接着一只鸟”。这是一个著名的比喻,说的就是看似庞大的任务,最好将其拆成多个部分步骤环节,然后不要焦虑着急,一步步去做,逐个击破。这个时间管理、项目管理的要义,在写作项目中同样适用。有些人写文章还行,但要写一部体系完整的专著,就迟迟下不了笔了,因为被看似庞大的写作任务吓住了。这时要静下心来,拆解任务,一件一件去做,一篇一篇去写。一本十几个章节的书,说到底,也不过是十几二十篇文章的有机聚合罢了。这样想,从一两篇文章入手,就会避免从整本书去写从而被吓到的心理误区。
- 对抗完美主义。很多人被完美主义困扰,作为较为正式表达出自己观点思想的作者,尤其如此,生怕写出来东西没人看、不好看、太丢人、可能暴露了自己的某些缺陷等等。如何对抗这种不是精品就写不完的完美主义?可以依赖一个心态思维:写作阶段,不要让内心的批评家介入。这时候不妨独裁一些,明确清楚,写作时根本不存在“好与不好”的评判问题,写就是最大的好,就是最大的成功。感觉眼前自己写出来的用词如嚼蜡、句子段落太凌乱,观点不深刻、故事太烂?不存在的,现在不是让这样感觉发生的时候,想的就是怎么先把第一遍草稿写完;其他的,都没有。剩下的,交给后面的修改吧。修改阶段是另一个主战场,哪怕对于有些初稿来说,修改几乎等于重写。这都是一个卓有成效写作者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