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选书



写作上有一个要点,就是克制,即要避免什么都想说的表达欲泛滥,而是注意站在读者视角,想清楚自己要表达内容的核心,围绕这个核心筛选素材,删减不太相关的内容,保持最终成品的清晰简洁。

这个道理,对于读书也是适用的,也就是“选书”的问题。

这里不贴关于书的出版数据了,事实是明显的:没有人可能读完所有的书。

但是现实中又难掩一种看见啥就想读的冲动。每次看到书架上、网页里那么多好书,每次看到各种推荐书单和好评语,就哪哪都想读。

这里的关键,仍然是要有“目的”。就像写作的核心主题一样,读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定是有一个主题的,以此为牵引来搜集并选择具体要读哪些优秀的书。

如果不是皓首穷经的学究,就不必刻意追求阅读的广度。

此时,读书是实现某个目的的手段,其本身绝非目的。

你要说,“为了读书而读书”,单纯享受读书的精神愉悦,当然也是存在的。但我愿意将之作为一种娱乐,此时就可以不必抑制看见书就像读的冲动,拿起来就翻一翻,甚至再花时间读上几段几章,用来消磨时光而不去想哪天会不会用上,也未尝不可。

但是,绝大多数时候,仍然是要带着明确的目的,可能是工作上的一个课题需求,也可能是个人发展要获取的某个认知能力的提升,甚至是某个比较宽泛的好奇心,总归是有一个问题主题来框定一个方向范围。

范围之上,就是质量了。就好像买股票最好要买龙头股一样,选书一般也是选这个方向下真正的好书,少数精品就够了,没有必要都看。

有所读,有所不读;省掉看烂书,尤其是慎重选择那些虽然也是好书但跟当下主题不太相关的书,也是属于善于利用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