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近代史
读张鸣的《重说中国近代史》,这本书在十几年前买过也读完了。
于今也几乎全忘完,这次重读竟然斯斯如新。可见知识的输入还是依赖思考总结,否则大概率就是当下过瘾,雁过无痕。
为了让输入内容得以留存,升级认知、内化为能力,最好是落在行动决策上,从现实世界中获取反馈,需要有专门的知识沉淀。这是一个大的话题了。
最近对北洋民国那段历史比较感兴趣,源于过年前后深入读了对诸多近代人物的评论《近代史的堕落》,看得我如痴如醉,原来这些如雷贯耳的历史人物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一面。
而正是这些真实人物才做出了那些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事件,背后复杂的人性选择、大开大合与纵横捭阖、真性情的挥洒与不为人知的龌龊,再加上人与事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真实的历史一定是这样复杂,而说起来又是那样简单。
十分艳羡作者能掌握如此之多的史实资料,并能用冷峻的文笔,辅以深刻的洞察表达出来。
而张鸣的这本“重说”,作为打破传统洗脑式的历史教育的科普读物是很不错的。整个读下来,可以对那个时代的一些关键事件和人物,有了更加清晰具体的认知,而不是学校教科书上幼稚的脸谱化(学校里这段历史的教育太过失败,根本就没讲明白)。
这些都是宝贵的材料,我需要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加以思考总结,得出自己的心得,加深对国内环境、人情世事的理解,并转化为个人行为处事的方法。
比如,书里关于鸦片战争初始怎么搭起来来龙去脉的描述和解读。很早之前看过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可以放在一起看。
总的来说,鸦片战争跟六十年后的甲午战争有类似的观感:从任何一个角度,这两场战争都毫无获胜的可能性。
而且里面各种奇葩幺蛾子,放在现在很难想象是一个泱泱大国的最高决策层能做出来的。
可历史就偏偏这么发生了。
还是那句话,绝对不要妄自菲薄,草台班子才是世界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