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斯福的《炉边谈话》(2)



我在中学时读到一本罗斯福的传记,很入迷。得知这就是带领美国走出大萧条,取得二战胜利的伟人,自那开始,就很崇拜他。

伟人的身上总有太多值得挖掘和学习的地方,如同一个宝藏,只要你愿意,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度。

罗斯福有一个著名的沟通创举就是“炉边谈话”,之前只是听到对此的赞美评价,这次专门找来直接看具体的讲话内容,收获颇丰。

从历史的角度,可以看到这么多篇讲话里,涉及到哪些关键主题。将这些主题串联起来,基本可以厘清那十几年美国和国际局势的重大事件和历史走向。这里有一些主题关键词,比如大萧条;美国的战时经济政策;通货膨胀;工程救济计划;对日宣战;煤炭危机等。作为准备进一步探索那段历史的线索起点,是很不错的。

纵览这些演讲,给我最大的启发是罗斯福从来不逃避问题,直接关注并响应最现实的问题,一个个去解答应对。这就是直接面对的勇气,脚踏实地行动的力量。太多人不愿面对现实,而对于要平衡各种利益角色、有太多矛盾纠葛等着他去解决的政治任务来说,面对并看清现实尤为难能可贵。

就演讲内容本身来说,可能会有疑问:作为高高在上的一国总统,他是如何与最普通的民众实现有效沟通的?即便不至于“何不食肉糜”这样离谱的认知差距,但是否会因为信息差而不接地气?是否会因为自己太过精英而无法与民众建立有效链接?

事实上,炉边谈话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罗斯福高超的沟通技巧。他是如何有效地传递信息、说服、激励、取得共情理解,如何把一件专业的事在短短一两分钟内用最平实的语言讲清楚说明白,这些都非常值得学习。

最后,是重视重视信息沟通的作用(前几天有文章提到过)。不管是工作职场上,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对跟利益相关者的沟通有跟弦,而不是只顾埋头做事。过去的很多次挫折教训,都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造成的。

定期或不定期跟老板、同事、家人、合作伙伴传递下近期的一些关键信息情况,先不说这其中内容的长短好坏,而单就这件事本身来说,就已经是超过一半的价值了。因为能做到这一点,至少证明是“有心”的,在意的,是在做事进程中的。最大的作用和好处,是有危机就直面危机;有问题就暴露问题;有进展就同步进展;有热点就讨论热点…总归是要说点什么。就怕一直闷声不吭,自我感动,临了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来道德绑架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人。

这是最不值得可怜的结局了。